李曼丽,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高等工程教育、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讲授“高等教育学”、“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等研究生课程。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访问学者(2002-2003),德国DAAD学者(2005),中美福布赖特学者(2007-2008)。曾任亚洲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United Board of Asian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雅礼协会(Yale Association)在华项目评估专家。于歆杰清华大学电机系党委书记,教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磁发射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与课程建设专家顾问组副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科基础课程教指委秘书长,教育部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教指委委员,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在线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国际电磁发射杰出贡献Peter Mark奖章、北京市教学名师奖、清华大学首届新百年教学成就奖和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清华大学首门慕课、标杆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电路原理”负责人。 邓俊辉邓俊辉,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1993和1997年分别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学士、博士学位,1997年起在清华大学任教,他在讲授“数据结构”和“计算几何”方面拥有20多年的经验。 刘震刘震,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得清华大学工学学士、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学位;应用经济学专业博士后,台湾政治大学访问学者。刘震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等。近几年,作为主要研究人员,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部委、国有企业、各级政府委托课题20余项。开设《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比较政治经济学:政府与市场》等专业课程,主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识课程。刘震教授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 “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实践与探索”在2016年7月获清华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刘震教授兼任兼任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研究员,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理事,国际发展经济学学会会员,中国青年政治经济学学者年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理事会理事,台湾中华海峡政经文教交流协会顾问。肖星肖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教授。1994年获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学位和企业管理第二学士学位,1997年获清华大学工业外贸(会计)硕士学位,2004年获清华大学会计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司治理、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会计。 主持和参加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十余项,并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在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等国际期刊和《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税务研究》《审计研究》《中国会计评论》等国内期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出版著作《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及分析》,译著《财务报表分析——估值方法》。曾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一等奖,航空科学技术一等奖,2005中国金融年会优秀论文奖,2009清华大学最受MBA欢迎教师奖,并多次获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优秀奖。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和台湾东吴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0年度富布莱特学者。兼任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理事,清华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 《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金融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等杂志匿名审稿人,《中国会计评论》杂志编辑。兼任中国农业银行、六国化工、荣信股份等公司独立董事。马昱春博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2005年-2006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主要从事微处理器系统设计以及芯片自动化设计研究,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在国际一流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检索15篇,多次获得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奖以及最佳论文候选。教学方面成果突出,其负责的《组合数学》课程连续被评为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2013年获得北京高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理工组一等奖,2014年获得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目前其讲授的《组合数学》MOOC课程在学堂在线和edx平台上中英文两个版本同时开课,注册学习人数超过6万人。该课程自2014年上线以来就以其精巧的设计,清晰的讲授,极具特色的诠释方法受到学习者的喜爱,网上学习者评价该课程“堪称MOOC必选课之一”。课程的运营中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让一门传统意义上枯燥晦涩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课变得生动而富有活力,备受国内外学习者好评, 2015年在果壳网全球MOOC排行榜中位列全球1800余门课中第20(并列)。201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于歆杰 清华大学电机系党委书记,教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磁发射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与课程建设专家顾问组副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科基础课程教指委秘书长,教育部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教指委委员,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在线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国际电磁发射杰出贡献Peter Mark奖章、北京市教学名师奖、清华大学首届新百年教学成就奖和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清华大学首门慕课、标杆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电路原理”负责人。
邓俊辉,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1993和1997年分别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学士、博士学位,1997年起在清华大学任教,他在讲授“数据结构”和“计算几何”方面拥有20多年的经验。
刘震,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得清华大学工学学士、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学位;应用经济学专业博士后,台湾政治大学访问学者。刘震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等。近几年,作为主要研究人员,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部委、国有企业、各级政府委托课题20余项。开设《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比较政治经济学:政府与市场》等专业课程,主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识课程。刘震教授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 “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实践与探索”在2016年7月获清华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刘震教授兼任兼任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研究员,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理事,国际发展经济学学会会员,中国青年政治经济学学者年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理事会理事,台湾中华海峡政经文教交流协会顾问。
肖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教授。1994年获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学位和企业管理第二学士学位,1997年获清华大学工业外贸(会计)硕士学位,2004年获清华大学会计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司治理、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会计。 主持和参加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十余项,并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在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等国际期刊和《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税务研究》《审计研究》《中国会计评论》等国内期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出版著作《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及分析》,译著《财务报表分析——估值方法》。曾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一等奖,航空科学技术一等奖,2005中国金融年会优秀论文奖,2009清华大学最受MBA欢迎教师奖,并多次获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优秀奖。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和台湾东吴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0年度富布莱特学者。兼任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理事,清华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 《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金融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等杂志匿名审稿人,《中国会计评论》杂志编辑。兼任中国农业银行、六国化工、荣信股份等公司独立董事。
马昱春 博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2005年-2006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主要从事微处理器系统设计以及芯片自动化设计研究,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在国际一流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检索15篇,多次获得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奖以及最佳论文候选。教学方面成果突出,其负责的《组合数学》课程连续被评为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2013年获得北京高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理工组一等奖,2014年获得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目前其讲授的《组合数学》MOOC课程在学堂在线和edx平台上中英文两个版本同时开课,注册学习人数超过6万人。该课程自2014年上线以来就以其精巧的设计,清晰的讲授,极具特色的诠释方法受到学习者的喜爱,网上学习者评价该课程“堪称MOOC必选课之一”。课程的运营中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让一门传统意义上枯燥晦涩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课变得生动而富有活力,备受国内外学习者好评, 2015年在果壳网全球MOOC排行榜中位列全球1800余门课中第20(并列)。201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